本网讯 9月11日-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强国建设,高教何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副经理肖寒芝,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一行参加本次论坛。
学会会长杜玉波,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学会副会长李家俊,吉林大学董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炜,吉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洪彬,学会监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书记孙维杰,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学会副会长邬大光,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吉林省总督学岳强,吉林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关忠诚,吉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陈希哲,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青川、一级巡视员战高峰,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王利锋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吉林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全国近两百所高校校领导、规划处、教务处等相关负责同志共计6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姜恩来、孙维杰、王利锋、姜治莹先后主持。
开幕式后,杜玉波以“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题作报告,介绍了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他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更好的时期,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快车道。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教育力量。
张希以“关于教学、科研的一点思考”为题作报告。他指出,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在党的领导下,靠一流的团队,培养一流的员工,并以一流的管理作保障。吉林大学在70余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教学传统。他表示,教师是以德育德的职业,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科技创新要能坐得住“冷板凳”,不盲目追逐热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严格遵守科学伦理道德。
谢维和以“靠得住:强国建设中大学的责任”为题作报告。他从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的角度,提出高校要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真正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成为强国建设“靠得住”的力量,对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邬大光以“大学治理能力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大学治理的现状,分析了教育强国背景下重新认识大学活动的内涵,并提出重新认识大学治理,给出了重建大学治理体系的思路。他认为,知识开放的时代,大学的命运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的改革发展不再是象牙塔内部的“自娱自乐”,而是要立足时代发展、面向社会需要,打开大学的大门,跳出过去“就教育谈教育”的模式,联通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李家俊以“新工科建设:改革与创新”为题作报告,分析了工程教育的时代意义,介绍了我国新工科建设进展情况,剖析了天津大学以“天大方案”为指导的多层面全方位新工科改革、举措和实践成果,提出了深化改革新工科建设建议。
张炜以“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为题作报告。他从规模、结构、效益、公平、开放五个方面总结分析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成就。利用文献、概念、英译变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测度分析,论证了高等教育绝对规模的优势与相对规模的差距。他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全面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图文由教务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