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今年上半年“打虎拍蝇猎狐”图鉴,一批大大小小的贪官落马。不少落马贪官之所以顶风违纪、铤而走险,究其根源,很多是因为他们私欲膨胀、欲壑难填,不知足、不知止。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处世智慧。《道德经·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方可远离屈辱、长久平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亦云:“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意即,如果欲望得不到节制,最后只会是失去所有想得到的;如果已经拥有了还不知满足,最终也必将会失去原有的一切。知足知止,就是要有所取舍,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克制内心的欲望,既能干事成事,又能保持干净。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处价值多元、利益多元、思想多元的社会,唯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淡泊名利、克勤克俭,才能行稳致远。面对弯腰堆笑的送礼者、处心积虑的围猎者送上的各种财物,党员干部要谨防贪念、贪欲,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廉洁自律,既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一步错”后因“不知足”“不知止”而发展为“步步错”,彻底毁了自己、毁了家庭。
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初入官场时也是一位廉洁自律的好官,后来,他奉命查办李侍尧贪污案,将李侍尧及其党羽的财产私吞,越过雷池的他尝到了甜头,从此弄权纳贿之欲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落得个抄家、赐死的下场。与和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国藩,在曾国藩看来,唯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而对于金钱与权力,他认为“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对待私欲他也始终秉持“知止是福”的理念。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上”是人的本能,正所谓“但求上进、精进不休”。“止”比“上”多出一竖,这简单的一个笔画对人生而言意义非凡。一个人需要战胜的常常是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心魔”,必将为外物所役;顶不住眼前的诱惑,注定会突破底线。心不知足,则无所不取;行无所止,则无所不为。
天下有道、适度而止,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反躬内省、各修其内。在这方面,很多党员干部都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树起了标杆。杨善洲在任期间,没有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没有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也没给亲友批过一张条子谋取利益;焦裕禄在得知儿子“看白戏”后,当即叫来一家人进行教育,并命令儿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正是因他们始终坚持“公权姓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政德品质,才成为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唯有控制好欲望,才能磨炼更好的自己、干出更好的事业。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不该有的贪欲,坚守原则底线,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各种诱惑;从小事小节严起,在私底下、无人时严格自律,养成一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汪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