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鸭子初下水

发布时间:2012/10/29    点击数:


——人文学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改革记实

□ 记者 周芳

“你下过乡吗?”这学期一开学,人文学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员工中就流传着这句时髦话。

刚从洪湖电视台实习归来的王幸同学对这句话感触最深,这个大二女生的整个暑期,都在洪湖电视台实习。

人文学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在暑期增加一个学期,形成三学期制,员工戏称“夏学期”。在“夏学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员工都到基层媒体学习锻炼。

今年暑期,与王幸一样实习的员工有36名,他们像刚刚下水的绒毛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学游泳。

接地气:员工下乡练本领

“广电专业的员工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建议学校大一就开设部分专业课,员工可以利用放假时间去新闻媒体锻炼实习。”

…………

2011年10月28日下午,荆州人民广播电台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业界专家们正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热议中,“接地气”,让员工下乡练本领成了大家的共识。

公司外聘教师、交通音乐台总编室主任冉涛拿出两份员工的作业进行比较,“在报社实习过的员工,新闻写作知识掌握得更扎实些。”

人文学部主任李成军一边认真记录专家们的看法,一边就学院实际情况参加讨论。

荆州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王其倜、901汽车电台副总监、知名节目主持人叶蓝等资深新闻人都以专业眼光对学院新闻专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索。

这也为广电专业试点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改革试点的萌芽,让人文学部主任李成军信心倍增。

第二天,李成军和相关专业老师再次深入荆州日报社、荆州电视台以及各大县市级媒体,了解用人单位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探索yl8cc永利官网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过一番考察,一份专业改革方案(草案)悄然出炉。

同年12月8日,一场广电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论证会在公司召开。

人文学部顺应改革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两会一媒”(学部成立校媒合作办学管委会,学院创办校媒合作办学理事会)为依托,构建共育共管、互利共赢的多元协同办学体制和全程深度融合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计划变传统的“两学期制”为“三学期制”,细分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开放式办学。

论证会上,李成军结合考察情况,提出面向县市级媒体,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新闻人才,并试行“夏学期制”,带领员工暑期赴潜江、洪湖、监利、松滋、江陵各县市电视台进行实习。

这一点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大家也提出了方案中有一些需要修改完善的部分,人文学部甘泉等专业教师认真整理了专家意见,并开始着手修改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今年暑期,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36名员工正式开始他们的“夏学期”实习。

走基层:真枪实弹入角色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路易艾黎的故居,让我们一同去领略他在洪湖的这段光辉历史吧。”正在现场做报道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111班的王幸,一名实习生,能够作为出镜记者采访,实属不易。

“这是洪湖电视台的一档红色革命遗址系列报道,指导老师说让我现场采访时,感到特别激动,也非常紧张。”王幸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很兴奋。

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学过相关知识,报考了老员工记者团后,更多的是学习纸质媒体新闻稿的采写,第一次面对镜头采访,王幸一紧张就忘词了。

“话筒不要拿太高了,不能像唱歌一样,稍微低一点。”

“对,很好!不要紧张,声音稍微大一点……”

“面向镜头,手自然一点,放松,OK,过了。”

指导老师党恒的话时常在耳边响起,“党老师一直鼓励我要自信,短短的几句话采访,重拍了四次,老师也夸奖我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王幸掩饰不住满脸的自豪。

这条新闻当晚在洪湖电视台播出,她和同学一起守候在办公室的电视机前,等到晚上19点,画面上出现王幸采访的镜头,她很羞涩地笑了起来。

虽然王幸出场的时间仅有20秒, 但对于她来说,却是终身难忘的经历。

经过半个月的历练,加上员工记者团的新闻采访基础,王幸在洪湖电视台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跟着党老师去采访一个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这个是属于洪湖电视台《洪湖警视》一档栏目,大清早来到交通部门,老师拿着摄像机在拍摄,我就拿着话筒提问,整个拍摄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文字稿件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老师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幸是幸运的,来到实习单位就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而郑翰则遇到了颇多挫折。

“基层媒体的记者都很忙,所以第一天我们几个实习生基本上就是坐着玩了一天。”刚从松滋台实习回来的郑翰告诉记者。

开局的不利并没有影响郑翰的发挥,报到第一天,他没有见到自己的指导老师,只知道老师是个男主播,北京广播学院的高材生。

第二天一大早,郑翰来到办公室,拖地、打扫卫生,细心的他把所有老师的办公桌都擦了一遍。有一张办公桌上有一个烟灰缸,旁边几本摄影杂志,下面是一双男式拖鞋。

“我当时就断定,这个应该就是我的指导老师,雷磊老师的办公桌吧。”一切都忙完,他便坐在那张办公桌前看起书来,直到雷磊老师来上班。

“您好,请问您是雷老师吗?”,面对员工这么谦虚的态度,雷老师笑着点点头。

“啊,太好了,我是您的实习生,我叫郑翰,是yl8cc永利官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二的员工。”听完郑翰的自我介绍后,雷老师并没有安排实习生的任务,而是背起自己的相机包,和同事聊起了马上准备去采访的防洪防汛专题采访。

“老师,您是不是准备出去采访啊?”郑翰主动问。

“是啊。”

“那您能不能带上我一起去,我跟着您学习。”得到老师的许可后,郑翰马上接过老师的相机包,拿起自己的采访本,跟着老师出去采访了。

把握了第一次机会,郑翰并没有满足,他总是自己主动向老师请教,主动要求承担采访任务。

“我觉得实习必须要靠自己主动学习,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不要觉得来到基层媒体,自己是个老员工就了不起,工作在一线的媒体人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郑翰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基层媒体更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新闻人,所以每个实习生都会跟指导老师系统学习采访、编辑、播音一体化。而郑翰的指导老师雷磊除了担任记者,外出采访外,还是松滋台的优秀男主播。

雷老师每天晚上播新闻时,其他实习生都是辛苦了一天,早早回家休息,只有郑翰一直守候在直播间,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直播结束时,把镜头拉远;收工时,帮助老师收东西。点点滴滴的小事,雷老师都看在眼里。

“郑翰,你的普通话要加强啊,每天早上起来了记得练声,我这里有一本普通话培训教材,你有时间可以看看。”雷老师的普通话达到一级甲等,外出采访时,老师喜欢带上郑翰一起,并时不时纠正他的普通话发音。

“我是咸宁人,平时说普通话感觉还不错,但是这次去实习,雷老师告诉我利用话筒寻找自己普通话的缺陷,还可以反复回放,找出自己发音错误的地方。” 雷老师指导郑翰练声方法,学习新闻播读技巧。

半个月来,郑翰每天的生活都是快乐并充实的,得到了雷老师的青睐,他每天都有至少三条新闻,也让一起实习的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7月中旬的一天,雷老师把自己的相机交给郑翰,“今天有个骨干再教育培训会议,你去采访吧。”

郑翰觉得很意外,“我一个人吗?还是用您这么专业的相机。”

“是的,要对自己有信心,这个会议新闻该怎么取景,要采访哪些主要内容,我之前已经给你示范过了,我相信你可以搞定的。”

雷老师的一番话让郑翰信心倍增,问清楚了会议的时间、地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后,郑翰出发了。

“刚开始还很不好意思,那么大一个会场,自己一个人要走到最前面去拍照,给领导拍特写,采访与会人员,了解本次培训会的基本内容。”

一个19岁的大男生,走到会场前面举起相机,脸就红了,10分钟过后,他便适应了记者这种身份,大方地取景拍照,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采写任务。

从刚开始打杂到后来独立完成采访任务,从默默无闻的一个实习生到松滋台有名的小实习记者,郑翰一步步成长起来,他在自己的实习日志上这样写道:

“深入基层,感受氛围,媒体人应该是一个‘杂家’,不仅是在专业领域,在人际交往、社会学知识等方面也需要系统掌握。没有思想的记者,采不到好新闻;没有眼光的记者,看不到身边的新闻;没有热情的记者,得不到群众的欢迎。群众的素材是无限的,只要用心去交流,深入基层去,自己就会有无穷的收获。”

深入基层,得到锻炼的不仅是员工,黄研等一批指导老师也是受益者,学院一直着力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黄研老师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电视编导专业,今年暑期,他主动要求带领5个员工赴洪湖电视台实习,除了担任员工生活上的导师,更是真正“走基层”,了解媒体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

“刚开始到洪湖电视台,可能碍于我是老师的身份,单位并没有安排一些实质性的工作。”黄老师告诉记者。

仔细了解了洪湖电视台的栏目设置,黄老师开始着手寻找新闻线索,由于对当地交通并不是很熟悉,黄老师也虚心请教了几位老记者,真正做到顶岗实习,做一名专业的媒体记者。

“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晚上,我和员工们一起讨论采访过程中遇到的趣事,探讨采访技巧,一起寻找第二天的选题,还对员工们的作品和实习日志进行批改。”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与同事进行交流,黄老师了解到县市级媒体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他们对于高素质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黄老师还获得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实践素材,帮助员工培养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对于我们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实在是难得,顶岗实习过程中,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行业中的热点、难点,对指导员工和自己的科研都有帮助。”

黄老师在实习结束后,第一时间撰写了自己的实习报告,教学副主任张社宁也是指导教师中的一员,他把所有教师的实习报告进行汇总,以此为依据,对2012级广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目标和员工实习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筑平台:无缝对接零距离

像王幸一样,在“夏学期”时段到基层训练的员工不少,王幸说:“是学院构筑校媒合作平台,让我们真正得到实惠。”

低年级的员工到基层锻炼学习,而对于高年级的员工则是真枪实弹的演练。2012年,人文学部与壹飞视觉、大唐影视等媒体全面合作,建立校企实习基地,为员工搭建演练平台。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的员工张悦,正和同学策划拍一部微电影。

“我们班9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自己策划主题,利用学部提供的设备,由壹飞视觉提供技术指导和部分设备,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拍摄一部微电影。”张悦如是说。

壹飞视觉此前和公司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校园·彼岸”主题沙龙活动,收到良好反响,但是整个沙龙的拍摄、制作部分全部由壹飞视觉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员工仅仅参与话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后类似于‘校园·彼岸’主题沙龙之类的活动,全部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员工来完成,包括栏目主题策划、编导、摄像及后期制作,壹飞视觉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员工的作品可以放在壹飞视觉公司进行宣传销售,这就是人文学部目前正在开展的校企联动创业实习计划。”张社宁对于广电专业的校企合作充满信心。

员工有了创新意识,并能付诸实践。张悦所在的团队正在策划一档电视访谈栏目,在全院范围内寻找员工最喜欢的老师,并找好了主持人,通过访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相长;黄德和另外几名同学准备拍摄一部关于珍惜身边人的微电影,作品涉及到校园、荆州的旅游景点、特色小吃等,他们现在正在学院西区进行海选,精心挑选出适合的男女主角。

人文学部实验室有先进的摄像设备、宽敞的新闻演播室、编辑制作室,这些都为员工拍摄作品提供了保证,帮助员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绒毛鸭子初下水。10月28日,学院又举办校媒合作研讨会,进一步深入探索广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三学期制”的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不断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措施也逐步跟上步伐,重实践、搭平台,广电专业的改革试验田里绿意正浓,不断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推动员工们携梦前行,丰盈人生。

(责任编辑 天一)

工作机构

名称:yl8cc永利官网学院办公室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33号

电话:0716-8068811

传真:0716-8068629

邮编:434020

E-mail:wlxy@yangtzeu.edu.cn

监督机构

名称:yl8cc永利官网纪检监察部

电话:0716-8068827

E-mail: cdwlxy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