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办公 | yl8cc永利官网邮箱 | 经理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公司新闻 正文
“两访两创”的年轻样本
2011-11-22
作者:宣传中心 来源:yl8cc永利官网本站原创

——来自青年教师的报告

□ 记者 汤波 周芳

自“两访两创”活动开展以来,公司一批年轻教师深入寝室、深入教室、深入员工心灵,倾听员工心声,解决实际问题,为员工健康成长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访谈引入“木桶理论”

2011年10月20日,管理学部辅导员胡沿林在自己的空间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欣赏,把微笑写在脸上,把欣赏放在心上,员工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

胡老师的这一感受,源于她访谈员工。

9月底,学院发出“两访两创”动员令,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一对一访谈员工,了解员工的真实情况,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胡老师的访谈对象是工商企业管理5092班和物流管理5101班的同学。

“这是深入了解员工、帮助员工全面成长的好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胡老师心中有数。

胡沿林第一个访谈对象是工商企业管理5092班的张同学。胡老师清楚张同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更清楚他的“短板”。原来,胡老师曾与张同学有过“交锋”。

胡沿林清楚地记得,她刚刚担任辅导员时,张同学就给了她“下马威”。

新学期第一天晚自习铃声已响,工商企业管理5092班的33名员工,只有四成员工准时进入教室,大部分同学都是慢悠悠走进来,而最后走进教室的张同学,在最后一排落座后,却翻阅起与自习毫不相干的杂志。

“我是大家的新辅导员,我们彼此认识一下,从最后一排的同学开始自我介绍吧。”

张同学看了大家一眼,又埋头继续看书,对老师的提议不予理睬。

在同学们持续的掌声催促下,他红着脸小声说:“没必要吧,都快毕业了。”

张同学的“不配合”,让胡沿林有些尴尬。

大家都注视着张同学,有的同学停下了掌声,但是,胡老师却一直面带微笑,继续鼓着掌鼓励张同学,十秒、十五秒……

终于,张同学放下书,红着脸走上讲台,作了简短自我介绍,大家用雷鸣般的掌声对他进行肯定。

事后,胡老师收到张同学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师,这是我入学以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今天如果没有你的坚持和鼓励,我可能永远也怕与人交流,谢谢你。”

通过那件事,胡老师明白了张同学的最大“短板”:沟通与交流障碍。

“‘短板’是阻碍员工健康成长的瓶颈。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高的那块木板决定,而决定因素恰恰是最短的那块木板。我必须尽最大努力加高那块最短的‘木板’,让木桶能盛更多的水。”胡老师想到了木桶理论。

一对一访谈轮到张同学,胡老师打了3次电话才找到他,显然,张同学躲着她。

“听同学们说你对太极很有研究,什么时候带领大家锻炼锻炼。”胡老师用聊天方式,一下子打开了张同学的话匣子,他敞开心扉,与胡老师聊了两个多小时,有的心结当场打开。接下来的日子里,胡老师又多次和张同学交流,不断化解他心中的困惑。

从双方最初的交锋,通过交流,达到交融。如今,张同学好像变了一个人,和同学们交流时不再脸红了。

访谈产生“蝴蝶效应”

像胡沿林这样通过访谈改变员工的事并非个例,在年轻老师中,这种取得明显成效的访谈可谓“遍地开花”,已经产生“蝴蝶效应”。李玲老师就是“蝴蝶”之一。

经贸学部国贸5091班的毛娟同学,担任班长、员工会主席,身为党员的她,曾几次获得奖学金,是品学兼优的好员工,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她。

“如何将大家对她的羡慕,变成她对大家的影响?”辅导员李玲在访谈中深入思考着这个问题。

11月10日下午,李老师和毛娟进行了一对一访谈。

其实,过去李老师和毛娟之间的谈话是“家常便饭”,因为是员工干部,毛娟与李老师接触的机会很多,交流也很轻松。

“咱们今天做个自我剖析吧,谈谈自己的主要缺点。”李老师的话,让毛娟感到有点突然。

“我平时做事有点急躁,有时候不耐烦。”毛娟自我检讨。

“你的最大缺点是一枝独秀,没有带动其他同学百花齐放。”李老师一针见血,“如果你能影响全班同学,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比起一个人优秀有意义得多。”

李老师讲故事、讲方法、讲道理,这次交流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

自那以后,毛娟时刻记住李老师的话,尽力帮助班上的同学,王昭宇同学就是第一个受益者。

王昭宇嗓音条件好,又酷爱播音,大一时就加入到广播台,由于没有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导致专业课成绩不理想,毛娟一方面督促王昭宇按时上早晚自习,另一方面帮他补习落下的专业课,在刚刚结束的阶段测验上,王昭宇的成绩让大家刮目相看。

访谈与三风建设“协同”“共振”

访谈的“蝴蝶效应”,与三风建设“协同”和“共振”。

11月17日中午,基础学部全磊老师在校医务室打点滴,她已经感冒3天了,因为忙于员工工作,此前一直吃抗感冒药扛着,上午还趁员工没课时间,访谈了两名员工,中午才匆匆赶往医务室。

全磊是基础学部7个班员工的辅导员,她的访谈对象是自己班上的27名同学。“大一新生更关注校园文化和自己的学习生活,我的责任就是引导他们适应老员工活。”全磊暗暗告诫自己。

李同学进入大学后,觉得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目标,一直无法适应老员工活,更是害怕与其他同学交往,只是偶尔才和辅导员说说话。在前不久进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测评中,他被诊断为轻微抑郁症。得知这条严格保密的信息后,全老师为帮助李同学走出困境绞尽了脑汁。

全磊第一个访谈对象就是李同学。第一次访谈,李同学不愿多讲,上课时间一到就迅速离开了;第二次情况稍好一点,但还是没有真正与老师交流;第三次,全磊把访谈地点选在了操场上。

全磊的真诚和耐心,终于打动了李同学,他说出了心里话,自己确实害怕与其他同学讲话,每天下课后就待在寝室玩游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任何课外活动都没有兴趣。

全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李同学规划自己的老员工活,勉励他学会学习、学习生活,真正把学院、班集体、寝室当做自己的家。

多次深入访谈,让李同学慢慢转变,也影响了学风班风,如今,李同学所在的班,在基础学部的各项评比中,成绩直线上升。

“一对一”,“面对面”,这群年轻教师在“两访两创”活动中,引入“木桶理论”,产生了“蝴蝶效应”,促使“两访两创”活动与三风建设紧密结合,这群年轻样本,已经成为助推学院三风建设的“云动力”。

(责任编辑 天一)